
政府統計處昨日(17日)公布,本港3月至5月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升至3.5%,較2月至4月升0.1個百分點,失業人數13.58萬。部分行業有相對明顯的升幅。建造業失業率升至6.3%、零售業失業率由4.5%升至4.9%等。工聯會理事長、立法會議員黃國今日(18日)在立法會會議上,促政府就行業失業率訂立紅線,例如失業率到5-6%時立即凍結、削減該行業的外勞,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的權益。
對此,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,不適宜一刀切設有紅線,認為每個行業狀況不一,部分行業無論經濟狀況如何,都不夠本地人應徵。

陳克勤:「補充勞工輸入計劃」有漏洞及被濫用情況
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今日(18日)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質詢,促優先保障本地勞工,指「補充勞工輸入計劃」有漏洞及被濫用的情況,例如有「假兼職、真頂替」、招聘職位不符合實際工作等。對於勞工處提出會有特別巡查,他質疑如何發現上述情況,更指特別巡查應恆常進行,不是用於應付議員答問。
孫玉菡交代,在2022年至2024年,分別有886個、1304個、1268個「黑工」被拘捕,今年1月至5月有506名「黑工」被拘捕,主要從事、餐飲、建造、清潔、零售批發。他表示,政府關注本地工人優先就業,這亦是輸入勞工首要原則。他強調,輸入勞工機制很嚴謹。
對於坊間指有「假兼職」、「陰陽合同」孫玉菡他表示,「抽出嚟都會行政制裁」,僱主會面對很大風險,而任何人若發現並作具名投訴,政府會嚴肅跟進。他續稱,至今收38宗投訴,指數目不大。

梁熙: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是補充外勞還是「對沖」本地勞工?
另一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形容,每請一個外勞,本地工人就少一個工作機會,質疑僱主是聘請不到人,還是不想聘請本地人。他指收到不少從事餐飲業、建造業市民的求助,舉例指有人在同一間餐廳工作5年,僱主聘請外勞後就解僱本地工人,質疑輸入外勞究竟是補充外勞,還是「對沖」本地勞工。
孫玉菡回應指,本港勞動人口380萬人,外勞配額6萬個,特意在今早翻查資料,實質外勞在港工作人數只是2.5萬人,佔香港總勞動人口不夠1%。他指外勞很少,但整個輸入外勞機制要把關,惟部分行業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沒有人做,譬如護理員、洗碗工等。

黃國:行業失業達5=6% 應即時凍結輸入外勞
此外,黃國表示失業率微升,但建造業失業率上升至6.3%,零售業失業率亦到4.9%的高水平,促政府就行業設失業率紅線,譬如行業失業率到達5-6%時,即時凍結、削減行業輸入外勞,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權益。不過,孫玉菡指不適宜一刀切有紅線,稱「行行都唔同」,部分行業本地人不願應徵。

周小松:飲食業輸入5萬外勞 孫玉菡:不理解如何得出該數字
勞聯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指出,有公司輸入外勞後本地工人被解僱,更指飲食業包括廚師、侍應、洗碗工輸入外勞配額超過2.5萬,加上處理中的個案,最終可超過5萬人。他反問,「其實飲食業總數得幾多人?5萬外勞係咪誇張咗啲呢?」
不過,孫玉菡回應指,不了解為何議員得出總數5萬人的數字,舉例指輸入配額方面,初級廚師配額是9900人、侍應是6900人、洗碗工是約4000人。他促請大家實事求是,同時表示明白飲食業對此問題緊張,政府會打醒十二分精神處理。
原文網址: 黃國倡按行業失業率設外勞「紅線」 孫玉菡:不宜一刀切 | 香港01 https://www.hk01.com/article/60248796?utm_source=01articlecopy&utm_medium=referral